十月下旬的颐和园,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一个月。
老舍曾说“北平之秋便是天堂”,随着秋季第一批树叶开始变色,颐和园的秋景达到最佳观赏时期。这座坐落在西郊的山水园林,每年都被无数游客纳入秋景必赏。
大松曾在颐和园做了6年讲解工作,十分清楚园内哪里适合观景,什么时候游客最多。
在园内为游客做讲解,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。他带着游客一路从历史概况到生动细节,讲述经停每一站背后典故和特色。
季节性的颐和园秋景是浓烈并短暂的,而内的古建筑是脱离时间概念的。
从一个精致小园子讲到建筑背后的巧思,再延伸到中国园林的6个种类。对于游客而言,大松是游览古建筑时博文强记娓娓道来的百科全书。
热爱是大松做这份工作的源动力,身在这座皇家园林中就会更有感触,这里的古建筑值得给更多人看、更多人听。
2019年,大松决定从颐和园走向互联网,开始了他在短视频中当导游的生涯。
从颐和园辞职,我在直播间做“云导游”
在大松初中时,他最爱历史课。他时常回忆起初中历史老师的风趣幽默,仅仅只靠语言和动作,就能把全班同学带入到一个历史情境中。
即便课本上的内容看起来死板单调,历史老师也会活灵活现展现出来,甚至有次“把鞋脱了”来表演历史事件。大松慢慢爱上了历史。
大学选择了历史专业的大松终于兴趣变成了专业,毕业后也顺利进入了颐和园工作。不过在这时,他觉得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仅仅是“读死书”。尤其对于古建筑知识,不过是纸上谈兵。
“在进入颐和园之前,我对古建筑的理解可以完全说是一个小白,但是在工作中就慢慢就开始学习相关知识。”
讲解工作的根本是人与人知识的交流,游客问的问题花样百出,常常是前期培训里没有的东西,在主动和被动学习的推动下,大松在短期内不断扩充知识量,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知识大爆炸。
看得越多,大松越觉得这里面的东西值得、也应当让更多人看见。
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古建筑知识,在这个时代也需要新的传播形式。
大松选择了在抖音上发布的自己的第一条短视频,内容是关于一个在北京市中心的“宝藏”景点。它平常很冷门,时常被大众遗忘,但距离故宫天安门边上仅仅一墙之隔——皇家祭祖的太庙。
“我当时想着这个地方离故宫这么近,但很少有人会去,里面的金丝楠木大殿真是比故宫里的太和殿都要壮观,我得把这儿给介绍介绍。”
大松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博主之路,逐渐拍摄了不少的北京古建筑。尤其是他发现很多粉丝对陵寝和坟墓都特别感兴趣,一条清东陵香妃地宫一分多钟视频,竟然意外收获了60万的播放量。
新奇的题材加上深入解说,让大松在初期很快积累下了不少初始粉丝。最高的一条关于故宫平面讲解的视频,拥有3000多万播放量。
也就在这个期间,大松慢慢思考如何去探索更多题材和建筑,试试看能否再度完成一次自我突破,考虑从颐和园辞去稳定的工作,做起了全职博主。
辞职的决定并不容易,当时大松家人并不赞同:“这么稳定的工作,博主也可以兼职做呀。”大松叶动摇过,因为这确实是一份自己很喜爱的工作,30多岁辞职可以,但如果做博主失败的话,想再回来就不容易了。
大松反复思虑过,纠结徘徊过,还是觉得自己的古建筑视频创作已经走到了一个分水岭,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走出这一步。家人也同意了,默默支持他这个外界看来有些不合理的决定。
在辞职的前一天,大松有些睡不着,早上天不亮就醒了,第一个去了颐和园。最后一次做了讲解的工作,带着不舍走出这座相伴6年的皇家园林,准备去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中国古建筑讲解。